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有多項生命科學實驗隨“神十六”飛天。浙江工商大學田師一教授團隊參與了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教授團隊牽頭的“蛋白與核酸共起源及密碼子起源的分子進化研究”項目,承擔了項目中“蛋白與核酸反應電子舌裝置研究”課題的研究,這也是浙江工商大學的首個航天科研課題。
“蛋白與核酸共起源及密碼子起源的分子進化研究”項目主要聚焦生命的化學起源研究。利用空間站的微重力環境,探尋生命密碼的化學起源及其微重力響應特點,為地外生命的探索提供實驗基礎及理論預測。為實現這個目標,趙玉芬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學田師一教授團隊等通過多年的科學研究與硬件研制的技術磨合,最終聯合設計出“蛋白與核酸實驗模塊”。該模塊可以實現3種物質原位混合及啟動反應,微型電化學傳感器“電子舌”還可以實現動態反應的原位監測。

田師一教授團隊合影
田師一教授團隊此次承擔的課題“蛋白與核酸反應電子舌裝置研究”通過研制開發的電子舌技術,監測空間站中特定重要化學物質反應進程研究。他表示,“很榮幸能參與中國空間站首批研究項目,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一種擔當。”出發赴航天發射中心前,田師一教授攜團隊成員毛岳忠老師和研究生聶含坤、本科生顏傳永簽署了黨員承諾卡,誓要保證完成預定科研任務。

團隊成員在發射場現場完成加樣制備、裝置集成及電學測試
在航天發射中心,田師一教授團隊出色完成了實驗單元組裝的全流程操作工作,經過多輪細致嚴格的演練,順利交付了貨包,確保了任務的圓滿完成。后續,他們將繼續發揚攻堅克難、勇毅前行的精神,全面做好在軌科學實驗的各項工作,踐行“建設立足浙江、服務國家、貢獻人類的卓越大學”初心使命,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