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之所以好喝,是因為其口感豐富多姿,能帶來各種愉悅的口感體驗。如何準確地感和描述這些口感?我們可以概括為七個字:滑、化、活、砂、厚、薄、利。
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描述普洱茶好的口感特色,而薄和利則是不好的方面。
滑
滑
“滑”的直觀感受是柔和,就像米湯,含在口里有一種柔糯的感覺。湯感滑,則會入口順暢,讓人感到舒適。
一款好普洱的“滑”,會隨著陳化時間的延長,表現得越為優異,最后達到“化”的境界,這也就是構成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要素之一。
化
化
“苦澀能化”,就是說茶湯有苦澀感但在舌面停留時間較短,隨之產生回甘生津。而“入口即化,喝了沒喝”是一句品普洱茶時對茶湯水性最高境界的贊嘆語。
活
活
活潑的水性,會在口腔中生成一種活的感受,是茶湯優美的表現之一。
活性能給人活潑、愉快、力量的感受。茶湯表現出活潑的水性,是由于水溶性物質的增加,儲存得當的普洱茶,才可能有最好的活性品味表現。
砂
砂
“砂”,即有時喝過茶湯之后,口腔內有一種砂砂的感受,就像喝了一碗紅豆湯,留下口中那種濃砂感受。這種砂砂的感覺會帶給口腔一種舒服的感受。
砂感是普洱熟茶水性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則不易見到。砂滑感也與普洱茶的貯藏時間和倉儲條件有著密切聯系的,時間越久砂感越明顯。
“厚”與普洱茶的質地有關,茶葉中溶于水的物質成分較多,在口感上覺得會比較渾厚稠密。越稠密者越厚越稠。
往往厚、重以及甸實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說茶湯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實,其義意就是指水性有厚之感,也就是常說的壓舌感,讓人感覺很飽滿。
薄
薄
“薄”和上面所說的“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湯喝到口腔里,沒有坦蕩舒張氣勢,水質也感受輕且蕭條,就像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
灌木新樹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和一些云南邊境外的茶樹制作的茶品,茶湯水性多半會顯得單薄。
利
利
“利”,是因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觸及利刃的感受,會引起單薄、干澀、鎖喉的感受,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絕的作用。
普洱茶經過長期緊扎密封,茶葉很干燥,開封后立即沖泡品飲,茶湯水性常常會顯得薄,甚至會有利的情形。所以我們需要醒茶,既要濕醒也要干醒,也是這個緣故。
來源:茶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