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風味輪以專業品評員多次感官評價作為基礎,從中篩選獲得準確有效的的感官描述語,將產品風味感官性質歸類整理,以圓盤車輪狀形象的表現出來。不管是典型的風格特征,還是不良風味缺陷均可一目了然,從而便于形象直觀的了解樣品的風味特征,有利于企業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同時也為進一步風味挖掘及研究奠定基礎,為產品改良和新產品研發提供支持。
咖啡風味輪可協助咖啡杯測員或專業人士,進一步了解咖啡香氣與滋味的內涵;也可以讓咖啡愛好者辨別咖啡的不同風味特性。通常在咖啡沖煮比賽或杯測大賽中,我們會聽到選手或職業咖啡師和評委對咖啡風味的描述和品評。高溫時,有堅果榛子香味,中溫時是柑橘類香氣,而低溫時轉化為紅蘋果,紅布林味等等;而余韻有紫葡萄、巧克力、可可等等對于普通人來說品嘗一杯咖啡,除了苦味、酸味、醇香、濃厚或焦炭味等詞語來形容外,果香和花香的味道或許有,但還真是分不出這么多。其實,選手們之所以能分辨出這么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咖啡風味,除了他們具備專業的咖啡知識和對咖啡的了解認識程度高于普通人,他們是有原則性的參照物——咖啡風味輪。咖啡風味輪由 SCAA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資深顧問泰德•林格繪制而成。
在咖啡風味輪中往往具有特別多種的顏色,這些顏色代表的就是一些食物的顏色象征,從顏色來看,就足以知道咖啡風味的復雜性。我們要了解風味輪,首先要了解外形,咖啡風味輪的外形設計就像一個美麗的車輪,拼湊成的每一小塊都賦予了不同的單詞。它代表了咖啡風味的全面,千變萬化的景象。在對風味輪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們可以根據風味輪中存在的某種條件下的某種形容詞,仔細品嘗咖啡,感受其中的味道,以便于對風味輪中味道的認識。我們也可以搜集資料,閱讀相關屬性的描述和參考。我們也會注意到風味輪不僅是描述詞的差別,更顯活潑的是顏色上的不同,這是因為視覺與身體的其他感覺緊密相關,食物的外觀為我們提供了如何品嘗的重要線索。因此,我們經常使用視覺術語來描述咖啡風味:咖啡可以嘗到“鮮”、“紅”或“綠”的味道,有了這種認知后,我們就可以特別注意咖啡風味輪上的顏色,并努力將這些術語與代表該屬性的顏色進行連接。如果他們只能說出“該咖啡的味道像某種紅色水果”,則品嘗者可以直接找到“咖啡風味輪”中的紅色屬性。這可能會擴展人們對香料或谷物味道的新認識。
其實不只是咖啡,隨著國內食品行業的逐漸發展,風味輪已經應用到許多領域中,如茶葉、白酒、葡萄酒、陳醋等。這不僅有利于人們對該類產品的研究,也有利于消費者直觀的了解產品的特性。在此也需要一提的是,風味輪可以直觀表現屬性的同時,也不能約束了食品行業者的研究精神,每個人品嘗同一種東西能品嘗出不同的味道,同樣的風味輪也不是永遠定型的。唯有人們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擴充到更多的領域,才能更加完善屬于各自產品的風味輪。
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文章內容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