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評價實際上是以人作為測量儀器進行品嘗分析。因為人和儀器相比有個人感情,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為了保證科學和準確,我們需要避免感官分析中的干擾因素。
常見的干擾因素如下:
1. Expectation Error 期望錯誤:指樣品附帶的信息導致人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干擾測試準確度。
解決方法:樣品分裝后,標識三位隨機數字編碼,不讓品評人員見到產品信息。
2. Stimulus Error 刺激錯誤:指樣品的其他特征誤導品評員。
解決方法:樣品等量分裝,顏色需要時可用屏蔽光掩蓋等。
3. Leniency Error 寬容錯誤:根據研究者的反應或態度,導致品評產生誤差。
解決方法:品評員應擁有獨立空間,不要干擾他們的決定。
4. Suggestion effect 暗示效應:團隊成員間互相交流導致的誤判。
解決方法:獨立品評,禁止相互交流。
5. Position Bias 位置誤差: 產品品嘗順序對品評員造成誤導。
解決方法:在統計學上使樣品總量中某種樣品出現的位置均一,即實驗設計。
6. Contrast effect and convergence error 對照效應和集中錯誤: 因為樣品間濃度或口味的影響,夸大或掩飾樣品間的差異。
解決方法:每組樣品品嘗間清口(用水/餅干/等),控制品嘗間隔。
7. Proximity error 近似錯誤:相似特征間的關聯比其他特征間的關聯度可能高一些。常見于同品類品嘗,如近似品種的大米品嘗。
解決方法:篩選更敏感的人員完成此項任務。
8. Central tendency error 中心化錯誤:所有打分都聚集在中間標度,導致結果沒差異。
解決方法:長期規范訓練品評員,尤其給予特定強度和打分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