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現有的電子眼,是一款強大的產品外觀、顏色和形狀視覺分析儀。可用于產品視覺方面的質量控制和研發。
首先,它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偏好。我們都知道外觀能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決定,可能我們所有人都希望客戶對我們的產品一眼相中。
除此之外,視覺質量也是品牌形象。對于有些跨國公司來說,如何在產品外觀一致的情況下保持全球感官品質的一致性是一個挑戰。
食品都有比較固定的顏色,顏色是食品的主要表觀特征之一,因此顏色對人的影響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而且賦予人們對食品品種、品質優劣、新鮮與否的聯想。
基本物理量:顏色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飽和度,是評價色彩的主要依據。
色相也稱別色、色調,是指色與色的區別。色相是顏色最基本的特征,是區別各種不同色彩的最準確的標準。事實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顏色都有色相的屬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間色和復色來構成的。
明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同一色別因受光強弱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明度,不同的色別之間也存在明度的異同。人眼對不同顏色的視覺靈敏度不同,不同色別在反光率相同時,也會產生不同的明度感受。
飽和度是指色的純度,也稱色的鮮艷程度或彩度。一種顏色的鮮艷度取決于這一色相發射光的單一程度。人眼能辨別的有單色光特征的色,都具有一定的鮮艷度。不同的色相不僅明度不同,純度也不相同。此外化學試劑也有純度的劃分。
顏色的本質:顏色是由人的視覺得到的,因此只有在光照情況下,物質的顏色才能為肉眼所見,如果沒有光線的密閉的暗室中,在漆黑的夜里,物體的顏色是看不見的。所以顏色與光是密不可分的,顏色是光和眼睛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色溫:用溫度來表示色光顏色稱為“色溫”。它是表示光源光譜成分的一種概念,它表示的是光線的顏色而不是光的溫暖程度。光線越紅,色溫越低,光線越藍,色溫越高。
顏色的測定主要有比色分析法(目視比色和光電比色)和光電反射光度法(色差)。
食品顏色評價的總則和校驗方法標準中寫到:規范的顏色感官評價,應由一名具有正常色覺的評價員在可重復的照明條件和評價條件下進行。
標準適用于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渾濁的、透明的、無光澤的和有光澤的固體、半固體、粉末和液態食品。
顏色評價宜在一嚴格控制照明條件(如:照明類型、水平、方向)、周圍環境和幾何條件(如:光源、樣品和眼睛的相對位置)的適宜場所中進行。理想的評價場所應為一個專為進行色匹配而設計的標準光源箱。
標準顏色(參比樣)
當對某種食品進行視覺評價時,參比樣可以是以下幾種:
--選自某些顏色分類系統,如孟塞爾(Munsell)顏色體系,自然體系(NCS),德國標準化學會(DIN)顏色體系,法國標準化學會(NF-AFNOR)顏色體系的標準顏色(色卡圖冊);
--專門設計的用于模擬食品顏色甚至有可能也模擬食品外觀的參比樣;
--選擇食品樣品本身作為參比樣。
注1:目前尚無國際認可的統一的顏色圖譜和顏色名稱系統。
注2:中國顏色體系(見GB/T 15608)也可作為參比樣。
樣品的表達:
樣品的顏色評價結果可以是測定樣品的平均顏色,或者是符合匹配顏色范圍的對應顏色名稱。色匹配的差異可能會因色調、明度、飽和度,或者兩者、三者綜合的結果引起。如果差異主要涉及明度和飽和度的變化,而且對評價結果影響不大,可采用不加修飾的顏色名稱來描述,如橙色。這樣描述的顏色名稱就可能包括淺橙色、亮橙色、橙色、濃橙色、鮮橙色、深橙色等。
樣品的平均顏色(顏色均值),由單個評價員或者一個評價小組經重復比較后,根據顏色索引原則確定。
整體顏色和形狀分析,基于在封閉箱體中在受控照明條件下的高分辨率相機成像,IRIS視覺分析儀實現了產品(顏色和形狀)方面的詳細測量。
應用:IRIS電子眼主要用于樣品的顏色、形狀和大小分析
主要應用于:
(1)食品&包裝品視覺分析
(2)產品穩定性與貨架期視覺監測
(3)競爭產品間視覺角度進行比對
(4)外形/材料識別
(5)表面分析
(6)消費者喜好分析 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