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感官分析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法”
在之前的【知識分享】系列內容中,我們介紹了在感官分析實施的五大要素“人、機、料、法、環(huán)”中的前三個因素,今天我們來聊聊第四個因素“法”。
“法”是指感官分析方法,針對檢驗目的,合理選擇或設計適宜的方法,并進行規(guī)范操作。而對“法”的控制,關鍵在于方法的選用與作業(yè)指導書(SOP)的建立。
1、應優(yōu)先使用以國際或國家標準頒布的感官分析方法。
目前,我國及國際標準化組織已對感官分析中常用的四類檢驗(差別檢驗、標度和類別檢驗、描述性分析、接受性與偏愛測試)頒布了14項相關標準(見表1)。
對食品主要感官特性(顏色、質地、風味)的評價建立了通用的標準方法。同時,我國國家及行業(yè)部門還針對酒、飲料、煙草、罐頭、茶葉、糧食及其制品、調味料等不同類型頒布了產品感官評價專用方法標準(見表2)。
2、在選用了標準方法之后,在操作層面,還需根據標準建立更為細化的方法操作流程(各類SOP等)。
內容包含從實驗設計、樣品準備、樣品提供、評價員評價到結果分析的具體化操作。 選對合適的方法并正確使用,保證感官評價是在可控條件下的科學的感覺測量過程,提高檢驗結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轉載請注明來源。封面圖來源創(chuàng)客貼。
參考:趙鐳、劉文,《感官分析技術應用指南》。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yè)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愿我平臺發(fā)布,請聯(lián)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