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了解產品之間的差異出現在哪,是在感官特性因子構成上、特性因子強度上、產品食用過程中特性因子呈現的順序上,還是特性因子相互作用所呈現的特點上,就需要由具有較高能力的評價小組進行更加精細的感官分析——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一般涵蓋以下5個步驟:
提供一系列的同類樣品,讓評價員熟悉該類產品的特性,寫出描述詞。描述詞需從感官特性因子的角度選取,即描述詞盡量描述的是產品單一具體的感官特性。
如果評價員描述出現困難,感官分析師或評價小組組長可將預先準備好的該類產品備選描述詞表提供給評價員,令其從中選擇。感官分析師或評價小組組長收集描述詞,組織小組反復評價討論至意見一致,最終確定出描述詞。
將樣品提供給每位評價員,要求獨立地寫出各個特性出現的順序,經反復評價后,最終達到小組一致。
根據建立的描述詞,由感官分析師或評價小組組長收集并提供與該描述詞對應的一系列參比樣,盡可能涵蓋該產品在該特性上可能的強度變化范圍。經小組訓練及反復評價和討論后,確定出各特性強度標度的參比樣。
各特性不同強度的參比樣分別提供給每一名評價員進行訓練。要求評價員按照強度從弱到強依次評價,熟悉并記憶各特性的感覺及對應的強度標度。然后取出每種特性任一標度的參比樣作為考核樣品,若評價員對其強度賦值正確,則考核通過。反之,仍需再次訓練,直到評價小組內所有成員考核通過,方可進行實際樣品的感官特性強度評價。
分析樣品整體的強度、協調性、特征性及異常性,得到樣品整體的綜合感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