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與方法
01 材料與試劑
供試茶樣:儲藏時間分別為 2,4,6,8,10,13,16,19 年的自然存放陳年白茶餅,同一年份采集 3個不同批次、相同等級樣品,共 24 個茶樣(采摘標準為春季一芽三四葉的白茶壽眉緊壓茶餅),規格250g 每餅。
02 感官品質分析方法
由 6名具有中高級相關職稱專家組成審評團,其中有 1 名主審官與 5名陪審官,參照《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23776-2018) 與《茶葉感官審評術語》(GB/T14487-2017)中緊壓茶標準,對試供茶樣進行專業密碼審評并記錄。
03 其它成分測定
主要化學成分測定,茶黃素、茶紅素及茶褐素測定。
二、結果與分析
01 不同年份白茶主要化學成分變化


經過專家審評團密碼審評后,通過加權得出不同年份白茶餅感官品質分析結果,如表 5 所示其中儲藏時間為 4 年的白茶餅得分最高,6 年的白茶餅得分最低,主要變化包括干茶外形色澤由青轉向黃褐,湯色由黃色轉向橙紅,香氣由嫩香轉向陳香,滋味由鮮醇轉向醇厚,審評結果與主成分分析結果較為一致。

將感官品質分析結果與主要化學成分進行聚類分析后,結果如圖 2 所示,8 個不同年份白茶餅可劃分為 4類:第 1(II)類為 CC-2,儲藏陳化時間短,感官品質綜合得分較高,游離氨基酸、茶多酚、茶紅素和茶黃素含量較高,咖啡堿含量中等茶褐素、黃酮含量較低:第 2(I)類為 CC-4.儲藏陳化時間中等偏短,感官品質綜合得分高,游離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堿含量高,茶褐素含量較低,總黃酮含量低:第 3(II)類為 CC-,儲藏陳化時間中等.感官品質得分低.游離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中等,咖啡堿含量低,總黃胡含量高,茶紅素含量低,茶褐素含量高;第 4(IV)類為 CC-8-CC-19,儲藏陳化時間長,感官品質得分總體較高,游離氨基酸、茶多酚及茶紅素含量較低,咖啡堿含量中等,黃總酮、茶紅素含量較高。從聚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白茶在儲藏初期的感官品質與化學成分變化最為劇烈,在第 4 年時到達最佳品質后,隨著年份增長逐漸趨于穩定,其中游離氨基酸、茶多酚持續下降,黃酮含量持續上升,而感官品質卻有“w"型回彈趨勢,說明在不同年份白茶比較中,除對游離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有較大影響外,仍有其它因素重要影響著陳年白茶的感官品質,因此需要進一步分析。

主要化學成分主成分分析顯示儲藏4年白茶內質含量變化最佳,該結果與感官審評得分情況一致.說明不同年份白茶餅并非越陳越好。不同年份白茶餅的茶多酚、游離氨基酸、茶紅素含量變化與龔淑英等和常容等的研究結果相似,在隨儲藏年份增長的變化前、中期有所上升,而總體上呈下降趨勢,茶褐素、總黃酮隨年份增長,在前期有所下降,而總體上呈上升趨勢,而水浸出物與咖啡喊含量的總體變化較小.這與曾亮等陳荷霞等的結論相符。水浸出物、游離氨基酸是體現茶湯濃厚、鮮爽度的重要影響因子.而在本試驗中.經過儲藏 4 年白茶餅的水浸出物游離氨基酸含量達到了最高水平,感官品質也最佳。
由不同年份白茶餅化學成分與感官品質的聚類分析可知,白茶儲藏前、中期品質變化劇烈,難以預測,而后期較為平緩,易于把控。聚類層次分析顯示本試驗中,儲藏 2.4.6 年的白茶餅主要化學成分與感官品質變化較大,可分別劃分為 3 類陳茶,而儲藏 8 年及 8 年以上的陳年白茶餅可分為一類,總體來說,儲藏 4 年白茶的綜合得分在 4類陳年白茶餅中主要品質成分最優,這既與主成分分析、感官評價結果吻合,也與鄭淑琳等對不司年份武夷水仙茶的相關研究結論相似。
從相關性與通徑分析結果來看,影響不同年份白茶餅感官品質變化的主要成分是總黃酮和咖啡堿,其它化學成分主要起到協調控制的作用。李鐵漢等、Jiang等研究表明茶多酚類游離氨基酸物質易氧化,不斷與氧氣接觸后,部分茶多酚逐漸氧化降解為色素成分,或與蛋白質產生絡合反應成為不溶性物質,而游離氨基酸則不斷流失,同時不溶性物質 蛋白質的轉化與水解,又使茶多酚與游離氨基酸短暫上升,而總體呈下降趨勢。向卓亞等認 為隨儲藏時間延長使茶多酚類物質部分轉化為茶色素時,茶黃素、茶紅素同時也會氧化為茶褐素,而茶葉中茶黃素含量相較于茶紅素與茶褐素較少,因此茶紅素隨儲藏年份增加總體下降,而茶褐素整體隨年份增長而上升的趨勢是呈顯著負相關。Wang 等認為咖啡堿雖然在茶湯中呈苦味.但通過與蛋白質、茶黃素結成締合反應,仍能形成具有鮮爽滋味的復合物。由于咖啡堿是一類化學性質穩定的化合物,隨年份含量下降不明顯因此在茶多酚與游離氨基酸下降的背景下,咖啡堿對感官品質的直接影響被放大了。曾亮等研究表明茶葉在陳化后,黃酮類物質總量有所上升,司時受酶或熱作用逐漸將糖昔水解釋放成溶于水的黃醇,因此茶葉儲藏年份增加會使茶湯更加紅黃,而黃酮是多酚類中的一種,在茶湯中滋味較苦澀,因此與感官品質呈負相關關系。
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
參考文獻:謝克孝,王志華,張寧寧,李琳玉,孫威江,陳志丹.不同年份白茶餅主要化學成分及感官品質變化與通徑分析[J].中國食品學報,2024,(1):25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