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質量的感官鑒別分為兩個階段,即按照先“干看”(即沖泡前鑒別)后“濕看”(即沖泡后鑒別)的順序進行。“
干看”包括了對茶葉的形態、嫩度、色澤、凈度、香氣滋味等五方面指標的體察與目測。“濕看”則包括了對茶葉沖泡成茶湯后的氣味、湯色、滋味、葉底等四項內容的鑒別。
烏龍茶的質量鑒別
烏龍茶根據茶樹品種不同,分為鐵觀音、黃金桂、水仙、肉桂、單樅、佛手、大紅袍等產品。烏龍茶的審評重視內質,因為香氣和滋味是決定烏龍茶品質的重要條件,其次才是外形和茶底,而茶湯僅是審計的參考。本書僅列舉鐵觀音各等級感官指標(見表7-54、表7-55和表7-56)。



白茶的質量鑒別
白茶根據茶樹品種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和貢眉三種產品。
白毫銀針

白牡丹

貢眉

黃茶的質量鑒別
黃茶根據鮮葉原料和加工要求的不同,可分為芽型(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芽葉型(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和大葉型(一芽多葉)三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