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科學是一門復雜的科學。下面每一學科用一句話來形容感官科學。
一、感官生理學與心理學 [相關人員:受試者、研究員、醫(yī)生]
行為學:“比起喜劇,看悲劇時人傾向吃更多的零食嗎?”
認知與腦科學:“你是如何記住并識別男朋友身上體香的?”
生理學:“飽了還是餓了?想吃的時候我們是在用肚子思考嗎?”
內感科學:“人類作為細胞聚落能感受跨膜電位并使用念能力發(fā)電嗎?”
二、產品科技,以食品科技為例,常見的還有香氛日用電器化妝品 [相關人員:品評師、研究員、設計師、公務員(質檢)]
分析化學:“哪些化學成分組合成了草莓香?”
食品物理:“咖啡豆為什么沒被用來做成固體點心(類巧克力)?”“為什么冰淇淋比奶昔加的糖更多?”
產品包裝:“相比紅色包裝,藍色包裝給人不好吃但熱量低的印象嗎?”
原料與開發(fā):“如何像劉昴星一樣用大豆蛋白俘虜肉食主義者?”
質量管理:“帶起耳機聽死亡搖滾,你還能發(fā)現薯片過期了嗎?”
感官評價學:“組建評價小組如何篩選培訓品評師?”
營養(yǎng)學:“我們不研究營養(yǎng)學,營養(yǎng)學研究我們。”
三、數據科學與計算機 [相關人員:程序員、研究員、數據師、機械師]
感官方法與計量學:“為什么隔離實驗更適合三點或五點評分而不是拖動條?”
統(tǒng)計學:“都是降維方法,為何線性PCA 比Tsne更常見于感官分析?”
機械仿生學:“有了機械舌、機械鼻,還需要人類品評師嗎?”
四、消費者研究與商業(yè)統(tǒng)籌,適合思想成熟閱歷豐富的 [相關人員:領袖、研究員、分析師]
市場與消費者研究:“亞洲人的最適口甜度是不是比歐洲人低?”“需不需要因此做地區(qū)特供產品?”
決策學:“怎樣最有效率地用少量時間金錢滿足挑剔的你?”
五、語言與社會學 [相關人員:文史學家、翻譯師、設計師、研究員]
語言語義學:“怎樣用emoji來表達酸甜苦辣咸鮮爽?”
交流與廣告學:“好不好吃一吃便知,那是不是該強調營養(yǎng)和公司文化呢?”
六、科學哲學 [相關人員:哲學家、科學家]
“不同個體的先驗感知是一樣的嗎?”“我感受的辣跟你感受的辣是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呢?”
文章由 感知網 匯總整理,來源參考微信公眾號感官瓜